2月2日,黨建網及其微平臺發布“黨建好書”1月書單,《中央統戰工作會議精神學習問答》(以下簡稱《問答》)入選。
跨越千里贈圖書,書香綿綿連兩地。日前,南京圖書館援建拉薩市圖書館的第二批4萬冊圖書跨越四千公里終于運抵拉薩。
近日,由甘肅省委黨史研究室和省鄉村振興局編寫的“紀錄小康工程”系列叢書之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甘肅全景錄》一書,由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、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。
屈指數來,2022年出版的《深入文明史的中國思想史》已經是我的第68本書了??梢哉f,這算是我的專著中的重頭貨。
近日,為搭建林芝文學愛好者閱讀與溝通的平臺,提升林芝文學創作水平,由林芝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禮贊二十大、魯迅文學獎詩歌獎獲獎作品《山海間》分享會在林芝市智慧書屋舉行。
“17—20世紀藏醫掛圖——曼唐”成功入選第五批《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》。這是繼《四部醫典》(金汁手寫版和16—18世紀木刻版)后,又一藏醫重要文獻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。
前有常書鴻,后有樊錦詩。作為敦煌莫高窟第二代守護人,原敦煌研究院院長、敦煌學專家、被譽為“大漠隱士”的段文杰先生,也留下了值得被銘記的敦煌往事。
遠行,是作家盧一萍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。他在邊防部隊待了20年,走遍西北近8000公里的邊防一線。從茫茫大漠到邊疆哨所,盧一萍給自己的定位是“一位行走在曠野中的寫作者”。
1月17日,“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”正在位于北京的國家典籍博物館內展出。
作為一名高原老兵,面對西藏這片高天厚土,我始終心懷眷戀。書里的每一行文字、每一個故事,讀來都倍感親切,把我的思緒拉回到了青春歲月,也讓我加深了對老西藏精神的認知。
1月10日—30日,西藏自治區圖書館將在線上舉辦“我們的節日-猜謎語,文字陪你過新年”迎新春全民閱讀推廣系列活動。
記者1月3日從四川美術出版社獲悉,民族文字出版專項資金資助項目《唐卡藝術:傳承與創新》藏漢對照版經過3年精心打磨已正式出版發行。
藏族文學是中國文學桂冠上一顆閃耀的瑰寶,它反映著藏民族社會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發展變遷,在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話語建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。
2022年,西藏自治區圖書館緊緊圍繞公共圖書館職責使命,扎實推進免費開放服務,有序開展品牌閱讀推廣活動,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,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基本精神文化需求。